京都 >> 嘯月

在 おがわ 吃完蕎麥麵後,一如規劃、離去嵐山還有一些時間。刻意這樣安排是因為要去附近拿預訂的日式和菓子,選擇的店家是嘯月。

 

(先行預告,和菓子對我而言是全新領域,這一篇會是滿滿參考別人內容的文字紀錄和作業報告,好吃與否準度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OK. 跟很多店一樣,看到嘯月兩個字、立馬有反應的大概就知道這店的名號了:拿下日本美食評價網站 Tabelog 日本甜點店第一名的店家是也(理所當然的,和菓子評比也是第一名)。拜訪兩趟日本,卻從沒吃到半個和菓子的我,這回要來古都京都,當然不能再錯過。尤其日本幾家排名前段的和菓子都在京都,不趁這次、更待何時?

一百多年的嘯月,在京都這古城的眾和菓子店裡面,其實是年輕的後輩(有點像四五十年資歷的店家在台南小吃中被叫老店有點不上不下的違和感)。嘯月的初代目曾經在老店虎屋修行過,後來才出來自己開店。

 

關於用餐方式,嘯月和多數和菓子店不同,只做外帶,只做預約。也就是:沒有預訂就衝過去、或是想要內用都是無法的。每天會做的生菓子也都不同,不過我不那麼確定店家多早會公布當天的生菓子種類。於是乎,我預約時是請飯店幫我預訂:”當天有什麼就都各來一個”。

據說當你單一品項預約兩個以上、店家會詢問幾個人要食用的,會建議一個人一個口味不要連吃兩個。為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這篇會用上許多的豆沙餡。如果有興趣多看幾行字的話,可以參考拙作:

 

京都 >> 鳴門鯛燒本鋪

 

 

赴約當日還在下雨。從 おがわ 走過來的路上濕濕冷冷的,鞋子濕了又乾、乾了又濕。轉進巷子走了一個 Block,一棟店面看來不到四米寬的兩層樓民房出現在我面前。房子最上頭還有一台分離式冷氣的室外機,中間滿是古意的招牌上寫著嘯月二字。

“嘎? 這就是日本第一甜點店的門面啊? (苦笑)”

不過不管日本還是香港或是即將前往的歐洲,很多高手名店都藏在民間,這點倒是不用懷疑的。看看那讓我醉心的 L’Effervescence,西麻布的小豪宅,門店低調到走十次都不會注意到。

 

 

進去,只有一個小櫃台,擺著當日的和菓子模型,沒人。打招呼,老闆娘(?)出來接客,快速用日文寒暄了一下,聽我日文這麼破,就知道是飯店打電話來幫訂和菓子的我了。結帳,五個和菓子,共2300的樣子,不貴。

走出來去北大路搭公車,才發現另一個角落有個小櫥窗。

 

 

誠如前面所說,嘯月不做內用,於是原先排行程時,就決定要帶嘯月去嵐山的河邊野餐。結果下這種雨天,別說野餐了,去嵐山都是問題。溼答答的提著嘯月搭公車去元町、轉搭山陰本線去嵐山和龜岡。原先和朋友約好要從龜岡搭小火車回嵐山,結果他遲到了,我只好自己搭。

嘯月也就在龜岡站的月台上坐著解決,上好的和菓子沒有瓷盤和好茶可以一起享用,真是對不住啊。

素雅的盒子外面沒有任何裝飾,只有印著電話,上面夾著兩張紙。第一張寫著請平放,第二張寫著請今日吃完。

(店員好像有問說需不需要包裝,我回答不用,有點忘了…。可能因為這樣,才會是白紙盒。)

 

 

 

打開,保鮮膜下是五個生菓子。有個被撞到小小歪掉了,心中對它們真是抱歉。

 

 

こなし 朝のゆき

熟す(こなす)的意思。

原先以為皮也會帶調味,但沒有,幾乎都是豆沙餡的味道。白豆沙餡滿滿的甜味,香、郁,有層次;口感濕潤柔軟,感覺不到一絲沙感,像是會自己化掉一般。

吃完有種味覺收斂的感覺,吃一個好,吃兩個膩。(突然有點明白為什麼要大家不要點重複的)

 

 

 

村雨。

顏色亮麗的一品。外圍的小粒的甜味偏弱,裏頭的豆沙餡主導整個味覺。紅豆沙餡,應該是こしあん(漉し餡)、去皮且濾過的。比白豆餡更沉重些的甜味,濃郁,外頭的小粒自然也完全無法點綴些什麼。豆沙餡口感煮到幾乎不帶形狀,口感軟。

 

 

金団 木枯らし

金團,嘯月的鎮店之寶之一。豆沙餡是帶粒感的那種 つぶあん(粒餡),口感多了點層次。雖說如此,但口感還是很順,紅豆皮不會卡在嘴裡,是上品的つぶあん。

可是味道實在吃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都是濃郁的甜味。身邊沒帶茶,其實有點麻痺了。

 

 

冬木立

外皮看起來是棕色的,不是咖啡也不是巧克力,用上的竟是蕎麥,有著淡淡的香氣。餡依然是こしあん(漉し餡)、去皮且濾過的。豆沙餡和蕎麥香…有點神奇的組合,因為蕎麥香氣沒有很重,所以組合起來也就不太衝突。

味道膩感相對小的一品,前面真的吃豆沙吃到有些麻痺了。即便是不同做法的紅豆餡,但甜味對我而言還是相去不遠。

 

 

 

ういろう(外郎),初冬のかおり

日本傳統蒸菓子的一種品項。詳細歷史日文維基有,我就不特別寫或看了。不愧是我直覺壓最後一個吃的,漂亮的外型和質地的層次讓我直覺他應該最得我心。

帶點粉感的外皮本身就是一種甜點,叫做求肥(ぎゅうひ),古早是用糯米做、顏色像牛皮,所以名為牛皮,後來改成同音的求肥。他本身是一種麻糬,是用糯米粉做的。常見的食用方法可以包餡後、作為大福的皮;或是把自己當作餡,包在銅鑼燒或車輪餅裡面。或是切塊後搭配蜜豆吃,我猜想跟小倉餡的組合會是不錯的。

外皮吃起來微微粉感,軟談,真的就是大福似的口感。內餡的部分,用上的還是こしあん(漉し餡)、去皮且濾過的,和前面不太一樣的是,這是粉紅色的,味道因為有求肥餅搭著吃,真的是最不膩的一品。最上頭的黃色裝飾,吃起來是…油菜花的味道嗎? 不確定。

 

 

吃完五品之後,對甜味其實有些麻痺了。還好我的習慣不錯,把比較清爽的兩道押後。整體吃起來,就是非~~常濃郁的甜味,非常建議搭配帶清香的茶來喝,做味覺整理。

 

嚴格來說,這是我第一次試吃和菓子店。也許是冬天的關係,多數(基本上是全部)都是以豆沙餡為主,少了夏天的水菓子點綴味覺。和菓子的特色之一是應旬,會製作出符合當季外型的華麗菓子(然而內餡好像都差不到哪??)。這回吃到的還真的都不那麼華麗,完全的冬季感。但是嘯月的豆沙餡,真的是我吃過最漂亮的了。論口感、論味道,絕對都是當代的上品,非常出色。

作為第一次的嘗試和學習,就來拜訪嘯月這種當代宗師級的店家,可以說是越級打怪、也可以說是樹立高標。這樣也沒什麼不好,認識所謂的公版或是 Prototype 之後再慢慢品嘗各種新創的手法,我給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是這樣的。

 

即便如此,我還是對嘯月的甜味感到非常滿意和喜歡。地緣稍遠,但離公車站還算近,沒有遠到在什麼鞍馬山上或琵琶湖畔走路一小時。考量到價格和味道,我覺得這是每到京都就必吃的上品。

 

最後是小插曲。在龜岡車站吃完嘯月的三天後,和網友相約吃了京都懷石老店:瓢亭。最後的甘味是生菓子,吃起來白豆沙餡味道實在太熟悉。請網友跟店家詢問了一下,果然是嘯月的。連瓢亭都用上嘯月的菓子,日本一甘味的封號我倒是真的有幾分相信了。

 

 

完整日本吃貨心得筆記目錄:

[整理] 日本旅行吃貨筆記-2016冬

 

 

<<店家資訊>>

嘯月

[用餐日期] 2016/12

[Tabelog 網址] https://tabelog.com/hyogo/A2801/A280101/28027356/

[Tabelog 分數] 4.09

[營業時間] 09:00~17:00 ,日曜定休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