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 >> 銀座一期

第二天晚上還是要把握機會,趁日本店家放大假前繼續吃吃吃。冷冷的天、要吃什麼熱熱的關東風的料理好呢?要是可以順便集個星星、完成自己的假掰任務就更好了。這時,有家開在銀座的佃煮物宴席料亭便雀屏中選了,這店名曰銀座一期。

 

 

除了關東風的主題之外,會選這家還有一個原因:以東京二星餐廳來說,這家起價不算高。對吃客而言,這理由實在遜到一個不行;但考量到年末年始,還有香港噴太多的旅費,也就只能”自體時艱”了。

 

關東煮原先僅僅只是路邊攤的小吃。最常見的營業模式,便是面向一般上班族,許是工作晚歸、許是應酬晚歸,在上電車前吃點熱的、有飽足感的東西。當然,藉此開二回會、三回會、多貪兩杯的也不在少數。

但日本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各種街頭小吃(江戶的尤其多!),都能登堂入室、變成料亭的主題,然後得到米其林評鑑的青睞。這也許是體現了日本職人的核心思想之一:不停的精進某一個專長。對吃而言,就有機會走向精緻,然後面向觀光客。

 

用餐當天天氣頗冷。傍晚為了朝聖果青,跑到千葉吹了風。好笑的是明明也沒走到大橋、僅僅只是車站而已,搭車回東京的路上都在發冷。從有樂町出來後也沒多好,不知道是不是穿太少了……

快步繞來銀座這邊。在銀座吃飯的經驗不多,一年多前的數寄屋橋次郎,再來便是兩年多前的銀座比內屋了。這回來,樓下鶯鶯翠翠(就是這意思)的光景,震驚之餘、還是頗為熟悉。

 

找到一期了。這種地段的餐廳,能有什麼門面(看看次郎…)?上樓後出電梯,便找到店家。卡布里十席左右,後頭看來有個室。女將英文不錯,表明自己有預約、但想提早用餐。之後便是標準日本料亭流程,上座吃飯。

 

 

訂位時早早就選了 30000 的套餐,所以來這邊也就不用多看什麼菜單、看看酒水單就好了。不想失禮,先點了支 EBISU。

 

 

套餐分成兩部份。前面的料理由主廚 Omakase,後面可以自選五道關東煮。

 

沒多久就上菜了。

 

前菜,應該是用山藥馬鈴薯那類根莖作物打成的泥,搭配魚肉。

這類東西我印象中吃過了,但是這皿的味道真的不是很夠。尤其以宴席料理第一品來說,不走清新或刺激味蕾的路線就算了,這麼平淡很難讓客人進入狀況。

 

 

第二皿。涼爽清脆的蔬菜絲,旁邊是烏賊類搭配雲丹醬吧。Refresh,有層次的清新,總算有些回神的感覺。

 

 

椀物。大根和甘鯛。

我愛甘鯛,不管是台灣還是日本都鮮少讓我失望的食材。

但這湯的確弄得不怎麼樣。同我吃過的甘鯛料理中,這個應該是倒數。椀物不問其他,先比高湯。這湯的層次實在比去年在京都吃的料亭們差太多了,而且一期好歹也是米其林二星的店,該有些自覺才是(所以 tableog 不到4是真的,再次應證 tabelog 還是準確些…)。

湯不怎麼樣。魚好吃,跟主廚聊了一下。主廚說今天進的甘鯛特別大,有,很大,大概是我平常整尾點的時候的1.3倍。

 

 

魚,蔥,肝醬。

我覺得還是太平淡了。我自己覺得這種東西講究底韻的精準,可我還是在這一道裡找不到點在哪邊,可能是我吃不懂吧。整體清清爽爽,魚的海味還行、口感不錯,僅此而已。

 

 

 

白子,蔥,牛蒡,沾蛋黃吃。

白子弄得沒什麼腥味,有焦香。牛蒡只是原味,原先以為會有驚喜。看起來不錯,實際上是有功夫、但沒太多新想法的一道。至於中間的蔥,我是碰也不碰…

 

 

 

揚物。是炸魚,肉吃起來有彈性、像雞肉一樣,調味也不錯。麵衣少了點口感,有些可惜。

 

 

螃蟹冷菜,搭配的是薑汁為主的果凍。

先不說早已吃過類似的菜,螃蟹的口感實在是蠻弱的。味道上,薑醬汁果凍的比例不夠好,拉不出螃蟹的味道。

之前吃京都下鴨吉泉的松葉蟹腳沾黑豆腐薑汁,覺得也就是只是那樣而已。現在才發現,那個真的是高明的,比起眼前這份厲害多了。

 

 

開始進入佃煮物,也就是大家認識的關東煮。店家提供的選擇雖說不少,但和大家在台灣常見的品項相去甚遠,挺新鮮的。要了張中英文菜單來參考,蠻詳盡的,看來也是對招待觀光客頗有經驗。

 

 

第一盤是雲丹餛飩,絲帛般的麵皮裡面包的是海膽。還算有趣,但吃起來不怎麼樣。海膽的味道調的普通,麵皮口感也普通。

比起來,香港的餛飩好吃多了。最喜歡的則是兩年前在伊豆吃的拉麵店福々亭,裡頭的餛飩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好吃。

 

 

第二盤是年糕配鹽海苔。年糕外Q內軟,大米香氣沾點佃煮物高湯鍋的味道。海苔泡的爛了些,但吃的出來自身香氣不錯。

還算應景的一道。味道口感不差,不過我沒有吃過別家就是了。

 

 

第三盤,一期玉子,竹莢魚丸子,炸豆腐,剩下三個一起上來了。

 

玉子是招牌菜,看似挺普通的。說起玉子,不少人心中的日本一自然是瓢亭玉子,一年多前有幸和糰子姐一起品嘗過。

湯的味道不算漂亮地裹上蛋白,那就不少了超車瓢亭的機會了。蛋黃沒有腥臭味,味道淡雅,不錯。口感方面,一期玉子沒有記憶中的瓢亭好吃,蛋白Q偏軟了些。

在預寫的食記時、留下的速記評價不是很好,但是後來想想、其實也沒輸瓢亭太多。

 

丸子做法像是台灣傳統的手打丸子,沒有太制式形狀。調味是海味點綴鹹味、還不錯。想起家鄉的虱目魚羹,比起一般只有魚漿味的丸子好吃許多。

 

炸豆腐就滿普通的。味道是裹上湯汁的高湯味,口感很普通,不過不失。

 

 

我的佃煮物進入第二輪,客人也來了第二輪。我殘破不堪的日文還是完勝了隔壁只靠英文的情侶,和主廚聊得算開心。難得體會到、吃東西其實氣氛和餐點內容都很重要,所以就加點了。

 

茼蒿。在精緻日本料理中好像頗為少見的葉菜,想吃便點了。帶高湯味,口感煮的還有脆。

 

 

牛筋。本身應該有滷過再下佃煮鍋的高湯煮,但是滷的味道已經是淡淡的了,對於慣於在重口味滷味吃到牛筋的台灣吃客來說、大概不是很足。口感已不算Q彈了。軟,帶脆。不錯。

 

 

漂亮的最後一輪。有點忘了應該是蘿蔔,雞肉餅,炸豆腐,還有紅色的丸子。

 

前三樣都不太印象。倒是看到鍋子裡有浮這些紅色串丸子、菜單卻沒有時,就跟主廚說就想吃這個。這餐和他相談甚歡,也就大方讓我點了。

丸子Q彈接近紮實,但味道忘了。紅色的東西就是味道的來源,但真的吃到忘那什麼了…。

 

 

食事。

 

香物不是在京都常吃的那種。去年在京都吃料亭時,雖然都吃不懂、但卻也吃習慣了。換上這個,突然覺得不是那麼熟悉,也不知道到底哪種才是典型。

白飯煮的偏黏,不是我愛的類型。味噌湯是蜆類底,調味沒打中我。

整體來說,是很樸素的的食事。

 

 

水物,香草冰淇淋搭配忘了什麼水果。

 

 

菓子。栗子的某種糕,很特殊、在台灣不常見的做法。這道就像樣多了,比起前一個水物、甜味更加的溫和,包容整餐累積的味覺疲勞。在佃煮物後整個收尾 set 中、是最喜歡的。

 

 

最後是抹茶。

 

 

吃到最後在休息時、和主廚詢問後,得到可以拍大鍋子的回應。前面的佃煮物就是從這個大鍋撈起來的。

 

 

總得來說,店家是以佃煮物出發的宴席料理。佃煮物是很特別,但要搭配成宴席的其他菜色就稍弱了些。我看有信得過的前輩對這家店的料理印象很好,從佃煮物到其他一品料理都覺得不錯。怪了,我就是覺得一品料理味道太淡了…是因為前兩趟是在歐洲和香港,所以對比較淡雅的和食比較吃不出來了嗎?

 

料理之外,環境就是一般銀座的卡布里;這裡到底是銀座料亭,二手和外場女將的服務的不錯是必須的。

 

問我的話,我覺得料理以二星有些不足,畢竟不少沒有打中自己的喜好。這家當然不會是我吃過最沒愛的米其林二星,不過的確有些許失望,畢竟是高價位的店。雖然是很新奇的關東煮宴席,但東京要吃的店還是很多,應該是沒那麼快會再訪了。

 

 

完整日本吃貨心得筆記目錄:

[整理] 日本旅行吃貨筆記-2017冬

 

 

米其林餐廳吃貨心得筆記目錄 :

[❉米其林餐廳筆記目錄 ❉]

 

 

<<店家資訊>>

銀座一期

[用餐日期] 2017/12

[Tabelog 網址] https://tabelog.com/tokyo/A1301/A130102/13160122/

[Tabelog 分數] 3.68

[米其林評鑑] ❉❉

[營業時間] 17:30~21:00 (L.O.),日曜日定休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